大势所趋还是被逼无奈?细数电信运营商四大利好政策 |
一直以来,三大运营商在消费者眼中的形象却像是吸血鬼一般不堪,怨声载道,但也无可奈何。而近几年,三大运营商就像转性了一半,接连推出几大大好政策,例如提速降费、取消漫游等等,不仅让用户也拍手叫好。按照以往三大运营商几乎垄断性质的运营,这些几乎不可能发生,其中工信部的压力自然是不可忽略。
提速降费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提速降费的政策。2015年4月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流量费太高了”。而在同年五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提速降费的五大措施。国家总理亲自督战下,三大运营商也很快响应,并且提前完成了提速降费的目标。 2G网络时代,由于网速比较慢而且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并没有完全普及,对于流量的需求并不高。而在3G网络甚至4G网络时代,智能手机迅速普及,QQ、微信、淘宝等每个人手机中至少数十款都需要流量的支持,而网速提升的情况下,流量需求更大,反而运营商所给出的资费套餐相比之前2G网络时代并没有优惠多少,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官方说法我们就不提了,但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情况就有明显的感受。对于升级到联通4G套餐的用户,大部分都是上图76元或是106元套餐居多。新旧套餐对比,你就会发现76元套餐流量翻倍,这变化正是发生在提速降费政策推行期间。 而今年普遍出现的腾讯大王卡、阿里大宝卡、京东大气强卡等互联网资费套餐更是将运营商资费套餐拉低到了近乎白菜价的地步。一度导致9月份的人均流量接近2G,而去年的九月份这个数值不到900M。提速降费的政策实行以来可谓大快人心。 取消漫游费 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从今年9月一号开始三大运营商已经全部取消通话漫游费,这其实也算是提速降费的举措之一。但相对于流量资费的下降,取消漫游费却有点像送给运营商的一张好人卡。
目前来看,大部分人日常的沟通都是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短信早已经成为了接收验证码的工具,而传统的电话交流方式也已经被语言、视频通话逐渐代替,尤其是在流量资费降低以及随处都有WIFI的今天。而通话漫游所带来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即便运营商不取消漫游费,也不会在这个点上捞到更多好处,使用通话的只会越来越少。 取消通话漫游费,远远没有取消流量的漫游费来的更加痛快。目前,三大运营商依然会区分国内流量以及省内流量,而且国内流量是要比省内流量贵不少的,现在我们也只能期待有一天三大运营商也正式取消流量的漫游费。 老用户将可以自由选择新套餐 无论是中国移动还是联通、电信,老用户似乎都成了冤大头。“老用户与狗不得办理”成了众多消费者对运营商的不满。因为,很多新的更优惠的套餐都只支持新入网的用户来办理,而老用户在网上咨询得到的结果都是无法转入新套餐。
而早在2006年工信部下发的文件中可以看到,“在同一移动电话归属地内(俗称“移动电话本地网”),移动通信企业应保证本企业同一网络的原有用户,可以在不改变号码的情况下,自主选择使用本企业的所有资费方案(已停止发展用户的除外)”,也就是说运营商对于老用户更换套餐的限制是违规的。 时至今日,终于传来好消息,中国联通即将开放用户自由选择套餐,包括资费更低腾讯大王卡、大宝卡等互联网资费套餐。一旦联通实施这样的规则,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势必会迅速跟进。 携号转网 而最后一个重大政策就是携号转网。从2010年携号转网第一批试点开始,已经过了将近七年的时间,近期工信部又放出消息,将在2020年全面推广携号转网。 携号转网其实就是在不更换号码的前提下,转到其他运营商服务之下。目前,三大运营商由于地区不同,服务水平差异还是比较明显,例如有的地方移动信号好而联通信号弱,或者有电信4G信号的地方却没有移动4G的信号。再加上各个运营商资费套餐价格不一,种种因素导致用户想要换运营商。
现在如果要换运营商只能更换号码,而大多数人手机号绑定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重要账号,一旦更换各种解绑麻烦至极,这也是大多数人现在不愿意换号的原因。两种矛盾之下,显然携号转网就应运而生。目前携号转网试点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2020年全面推行大有盼头。 相比起之前三大运营商的态度,接连实施四大重要举措,其中提速降费、携号转网等则直接让用户尝到了久违的甜头,可以说工信部对三大运营商的管制充分考虑到了用户使用体验。几乎平复了在三大运营商垄断之下用户只能埋怨的心理,能够更实惠地享受移动网络的服务,而在不远的将来,无限流量套餐全面推行,资费更低,或许能够将移动互联网正式推向巅峰。 |